雷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雷州市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日期: 2022-12-09 16:14:37
來源:雷州市人民政府
文字:【 訪問:-

雷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雷州市農村宅基地

和住宅建設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雷府規〔2022〕2 號


各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市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雷州市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管理暫行辦法》業經市政府第十七屆29次常務會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農業農村局反映。


  雷州市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2日



雷州市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廣東省農業農村廳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于規范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的通知》(粵農農規〔2020〕3號)和《湛江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湛江市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湛府規〔2022〕4號)文件精神,規范本市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管理,保障農村村民居住權益,建設宜居鄉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管理,適用本暫行辦法。城鎮開發邊界內的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納入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統一實施規劃建設,按照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制度管理。

  本暫行辦法所稱農村宅基地,是指農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的集體建設用地,包括住房、附屬用房和庭院等用地。

  本暫行辦法所稱農村村民,是指農村宅基地所屬的本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

  本暫行辦法所稱農村住宅,是指農村村民在農村宅基地上按照農村宅基地及住宅建設管理相關規定建設的供其居住的房屋。

  本暫行辦法所稱集體建房,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受村民委托,在村域或者鎮域范圍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集中建造住宅的活動。

  第三條 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管理堅持規劃先行、一戶一宅、節約土地、高效利用原則,尊重農村公序良俗。農村住宅應當符合安全環保、適用美觀的要求,體現當地歷史文化、地域特色和鄉村風貌。

  第四條 鎮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鎮級主責、村級主體”的工作機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組織協調相關部門、村級組織依法履行職責,并將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鎮人民政府應當充實力量,健全機構機制,落實經費,切實負起農村宅基地審批、農村宅基地執法和住宅建設質量安全管理等工作職責。依托鎮行政服務中心等平臺,建立健全“一個窗口對外,多部門內部聯動運行聯審聯辦”的審批工作機制。建立健全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審批管理各項制度,進一步細化優化審批程序和辦事指南,明確材料審查、現場勘查等各環節的崗位職責和辦理期限,并向社會公布。建立健全行政綜合執法機制,配足配強執法人員、執法裝備,加強宣傳培訓,有效組織開展宅基地范圍內違法行為的行政綜合執法工作。組織開展相關業務培訓和政策宣傳工作,營造良好氛圍。加強對村級組織農村宅基地申請審核把關工作的指導,建立村級農村宅基地協管員和村莊規劃聯絡員制度,強化日常動態巡查和專人包片負責等建前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農村宅基地糾紛調處工作機制,組織開展調處工作。配合做好村莊規劃、農村住宅建設管理和農房管控風貌提升等工作。建立宅基地用地建房審批管理一宅一檔臺賬,定期向市農業農村局和自然資源局報送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審批數據。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在鎮人民政府指導下,建立村級農村宅基地協管員和村莊規劃聯絡員制度,健全農村宅基地分配使用和申請審核工作機制,切實落實成員(代表)會議表決和公示制度,確保農村宅基地分配使用公開、公平、公正和農村宅基地申請審核渠道規范暢通,配合鎮人民政府及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開展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管理工作。

  市農業農村、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和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快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管理信息化建設,實現數字化管理。

  第五條 市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關工作,指導農村宅基地分配、使用、流轉以及閑置農村宅基地和閑置農村住宅利用、農村宅基地范圍內的違法用地查處等;組織開展農村宅基地現狀和需求情況統計調查,及時將農民建房新增宅基地用地需求通報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配合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調查上報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用地計劃指標需求;參與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

  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和相關規劃許可等工作,指導和監督鎮人民政府審查用地建房是否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等要求,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統籌安排農村宅基地用地規模和布局,會同市農業農村主管部門上報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用地計劃指標需求,依法辦理農村農用地轉用和未利用地轉用審批以及規劃許可等相關手續,依法辦理農村宅基地及其地上農村住宅的不動產登記。

  市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指導和監督鎮人民政府落實農村住宅建設的工程設計、質量安全檢查等管理工作,組織開展鄉村建筑工匠培訓等工作,引導鄉村建筑風貌提升。

  市民政、水利、電力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管理有關工作。

  第六條 市農業農村、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等主管部門、鎮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員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組織開展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政策法規的宣傳教育活動,加強宣傳教育及管理工作。

  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相關法律法規,并有權舉報相關違法行為。

第二章  規劃和用地

  第七條 位于城鎮開發邊界外的村莊,應當根據村莊類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實際需要以及農村村民的實際建設住宅需求,納入市、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進行管控,或編制村莊規劃等詳細規劃,統籌安排農村宅基地規模和布局,為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用地預留空間,滿足農村村民住宅建設合理用地需求。

  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村莊規劃應當對規劃區地質災害危險性進行評估,將災害影響范圍和安全防護范圍、綜合防災減災的目標以及預防和應對措施等內容納入村莊規劃。

  涉及自然保護地的村莊規劃在審批前應當征求自然保護地主管部門意見。

  位于城鎮開發邊界內的村莊,在依法編制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時,應當對農村住宅布局和用地規模作出適當安排。

  第八條 編制市、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村莊規劃應當科學安排農村住宅布局,劃定建設范圍,確定農村宅基地用地規模,為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用地預留空間,滿足農村村民住宅建設合理用地需求。

  第九條 農村住宅建設應當盡量使用農村原有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涉及新增建設用地的,應當取得土地利用計劃指標,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或未利用地轉用審批手續。農用地轉用或未利用地轉用,由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分批次向具有審批權限的人民政府提出申請。農村住宅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實行單列管理。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市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按年度開展農村住宅建設用地需求情況統計調查,按照相關規定辦理農村宅基地年度用地計劃指標核報工作。

  第十條 農村住宅建設應當按照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村莊規劃管控要求進行選址,盡量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不得占壓生態保護紅線;禁止在自然保護地范圍內新建住宅;嚴格控制占用耕地建造住宅;不得在削坡建房風險點、地質災害隱患點周邊、評估認定存在地質災害風險的地質災害易發區以及河道管理范圍等危險區域選址建設住宅;不得在公路建筑控制區、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電力線路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重要旅游景區景點、不可移動文物等重點區域范圍內以及其他需要依法保護的用地上建設住宅。

  第十一條 本市農村宅基地的用地面積按下列標準執行:

 ?。ㄒ唬┏菂^及郊區范圍內的農村宅基地,每戶不超過80平方米;

 ?。ǘ┏菂^及郊區以外的農村宅基地,每戶不超過120平方米。

  第十二條 農村住宅建設應當按照先規劃、后許可、再建設的要求,依法辦理建設規劃許可和用地批準手續。

  在城鎮開發邊界外建設農村住宅,由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核發或者依法委托鎮級人民政府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第三章  鄉村建設規劃許可和農村宅基地審批

  第十三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農村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本暫行辦法規定的標準。

  位于城鎮開發邊界外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農村宅基地的村莊和城鎮開發邊界內的村莊,一般不再安排單宗分散的農村宅基地,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愿的基礎上,采取集體建房等措施,保障村民實現戶有所居。

  第十四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每名已成年子女可單獨視為宅基地使用申請及確權登記條件中的一“戶”。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在遵循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結合本集體實際,綜合考慮本集體組織的成員年齡、婚姻狀況、風俗習慣等因素,制定符合本集體組織的宅基地分配制度,不得以公安機關的分戶戶籍登記作為取得農村宅基地的前置條件。

  第十五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以戶為單位(以下稱農戶)申請使用農村宅基地:

 ?。ㄒ唬┺r戶符合本集體分戶條件且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尚未取得農村宅基地的;

 ?。ǘ┮虬l生或者防御自然災害、實施村莊規劃及進行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農戶需要搬遷安置的;

 ?。ㄈ┮蛭7扛脑?、村莊布局調整,或者取得的農村宅基地面積明顯少于本市限額標準等原因,需異址新建、原址重建、改擴建,且農戶不存在一戶多宅情形的;

 ?。ㄋ模┍臼谢蛏霞壢嗣裾幎ǖ钠渌樾?。

  第十六條 農戶申請農村宅基地和規劃建房許可應當以書面形式向本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提出,填報《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規劃許可)申請表》、簽署《農村宅基地使用承諾書》,并提交有資質單位測繪的比例尺為 1:200 至 1:500 的農村宅基地宗地圖、住宅設計圖件(或通用圖集)等資料。

  多個農戶聯合建設住宅的,由聯合建房的農戶共同提出申請。

  各鎮可結合本轄區實際情況,對本暫行辦法《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規劃許可)申請表》《農村宅基地使用承諾書》等附件進行優化、規范。

  第十七條 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接到農戶的申請后,應當在 10 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審查內容包括:

 ?。ㄒ唬┵Y料審查。核對申請人是否屬本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成員,是否符合本集體的分戶條件,是否具備農村宅基地申請資格,是否符合“一戶一宅”原則,擬建農村住宅占地面積、層高、樓高是否符合規定,申請資料是否齊全。

 ?。ǘh表決。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組織召開成員(代表)會議,對農戶農村宅基地和規劃建房許可事項進行表決,并組織征求相鄰權利人意見。

 ?。ㄈ┕竟?。就申請人擬建農村住宅的位置、占地面積、層高、樓高、申請理由以及成員(代表)會議表決結果等在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5 個工作日,并拍照歸檔。

 ?。ㄋ模徍松蠄?。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在核實農戶申請資料、會議表決、公示公告和相鄰權利人意見等情況后,在《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規劃許可)申請表》簽署意見,將《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規劃許可)申請表》《農村宅基地使用承諾書》、成員(代表)會議記錄、公示照片、宗地圖、住宅設計圖件(或通用圖集)等材料一并提交所在的村民委員會審核。

  公示有異議的,應在公示期內向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提出。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應當依照上述程序進行重新審查。

  村民委員會應當在 5 個工作日內對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重點審核《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規劃許可)申請表》《農村宅基地使用承諾書》、成員(代表)會議記錄、公示圖片、宗地圖、住宅設計圖件(或通用圖集)等材料是否齊全,有關簽章、指模、意見等是否完整,是否已征求相鄰權利人意見。審核通過后,在《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規劃許可)申請表》簽署意見,連同相關申請材料一并報鎮人民政府審批。審核不通過的,村民委員會說明原因并退回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整改。

  沒有分設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可向所在村民小組或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并依照上述程序辦理。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逾期不按本暫行辦法出具審查審核意見和報送申請材料的,由鎮人民政府責令改正。

  第十八條  申請材料不完備或者不符合規定形式的,鎮人民政府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后5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材料和相關要求。逾期不告知的,視為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開始受理。

  第十九條 鎮人民政府受理農村宅基地申請后,應及時組織鎮農業、規劃建設等部門按照如下要求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工作:

 ?。ㄒ唬╂傓r業辦負責審查申請人是否符合申請條件、擬用地是否符合農村宅基地合理布局要求和面積標準,申請是否經過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會議表決通過,是否經過公示且無異議,是否已征求相鄰權利人意見,是否經過組、村審查審核并簽署“同意”意見和蓋章(未分設組級的,審查是否經過村民委員會審核并簽署“同意”意見和蓋章)。

 ?。ǘ╂傄巹澖ㄔO辦負責審查用地建房是否符合市、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村莊規劃及各類相關專項規劃、用途管制要求;審核住宅設計是否符合設計施工安全規定和建筑風格等要求。

 ?。ㄈ╂側嗣裾M織農業、規劃建設等部門人員對申請內容進行現場勘查并現場填寫勘查記錄。

  經審核符合規定條件的,應按程序報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后,再由鎮人民政府出具《農村宅基地批準書》?!多l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核發權限已依法委托鎮人民政府行使的,由鎮人民政府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多l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應當載明地塊位置、用地范圍、用地性質、建筑面積、建筑高度、建筑層數、建筑風貌等內容。

  涉及占用農用地或未利用地的,應當在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和出具《農村宅基地批準書》前,報有審批權的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機關按法定程序辦理農用地轉用或未利用地轉用審批手續。涉及使用林地的依法辦理使用林地審核審批和林木采伐許可手續。涉及水利、電力等部門的,應及時征求意見。

  在城鎮開發邊界內建設農村住宅的,納入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統一實施規劃建設,按照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制度管理。依法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后,由所在街道辦事處核發《農村宅基地批準書》。

  鎮人民政府在審批過程中,發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出具的審查審核意見不實的,應當責令其重新調查審查審核。

  第二十條《農村宅基地批準書》采取“農宅字( 16位數字)號”編碼。16位數字:前6位是行政區劃代碼(見民政部網站www.mca.gov.cn),7-9位代表鄉鎮(按GB /T10114執行),10-13位代表年份,14-16位代表發放證書序號。

  第二十一條 農戶申請宅基地建設農村住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準:

 ?。ㄒ唬┎皇潜巨r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者不具備認定為戶條件的;

 ?。ǘ┓謶羟暗霓r戶存在一戶多宅,分戶后仍可滿足“一戶一宅”標準的;

 ?。ㄈ┮讶〉棉r村宅基地且不屬于申請原址重建、改擴建的;

 ?。ㄋ模┥暾埵褂玫霓r村宅基地不符合市或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村莊規劃或者相關專項規劃的;

 ?。ㄎ澹┥暾埐鸪凶≌字沸陆?,但拒絕簽訂原有農村宅基地退回協議的;

 ?。┥暾埵褂玫霓r村宅基地存在權屬爭議的;

 ?。ㄆ撸┺r戶將原有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轉讓、贈與他人,或者將農村宅基地地上住宅出賣、出租、贈與他人,以及改為經營場所等非生活居住用途后再次申請農村宅基地的;

 ?。ò耍┺r戶原有農村宅基地或者農村宅基地地上住宅被依法征收后,已得到住宅實物或者貨幣化安置的;

 ?。ň牛┺r戶已參與農村集體建房,居住權益已得到保障的;

 ?。ㄊ┍臼谢蛏霞壢嗣裾幎ǖ钠渌樾?。

  鎮人民政府不予批準的,須書面通知申請人,說明不予批準的理由,并告知其法律救濟途徑。

  第二十二條  鎮人民政府應當將村莊規劃、農村宅基地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申請條件、審批程序、審批結果、投訴舉報方式等進行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第四章 農村住宅建設管理

第一節  農戶住宅建設

  第二十三條  農戶可以單戶或者多戶聯合建設農村住宅。

  多戶聯合建設住宅的,相應標準可以適當放寬,但是必須遵循村內統一規劃的要求,同時占用農村宅基地的面積和住宅建筑面積不能超過分戶住宅的合計面積標準。

  農村村民在農村宅基地上建設農村住宅, 建筑基底面積不得超過本暫行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農村宅基地的用地面積,原則上建筑層數不超過 6 層,首層層高不超過 4.5 米,其余樓層高不超過 3.2 米,總高度不超過 23 米(含坡屋頂高度不大于 2.2 米)。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戶可以申請原址重建或改擴建:

 ?。ㄒ唬┮粦糁挥幸惶庌r村宅基地的;

 ?。ǘ┮蚶^承等原因合法取得所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范圍內多處住宅的,可以選定其中一處住宅進行重建或改擴建的;

 ?。ㄈ┓煞ㄒ幖暗丶壥幸陨先嗣裾幎ǖ钠渌樾?。

  農戶申請原址重建或改擴建住宅的,應當按照新申請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的程序申請辦理《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和《農村宅基地批準書》。鎮政府和村民委員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充分考慮農戶原址重建或改擴建位置的道路出入、通風采光等村莊規劃要求,可適當調整住宅建設界址。

  第二十五條 農村住宅建設工程投資額超過 100萬元或建筑面積超過 500 平方米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及相關規定申請辦理施工許可證。

  農村住宅建設工程投資額在 100 萬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積在500 平方米以下的,可以不申請辦理施工許可證,但在開工前須向鎮人民政府備案。

  第二十六條 經批準建設農村住宅的農戶應當在開工前向所在鎮人民政府申請建設農村住宅驗線。鎮人民政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 10 個工作日內組織驗線,并向農戶出具書面驗線結論,注明是否可開工建設。未經驗線,不得開工建設。

  農戶應當按照《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和《農村宅基地批準書》、施工圖紙等要求施工建設。

  第二十七條 農戶應當自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和《農村宅基地批準書》之日起1年內開工建設。因特殊原因確需延期開工建設的,應當在期限屆滿30日前,向原發證機關申請辦理1次延期手續,延期時限不得超過六個月。

  《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和《農村宅基地批準書》有效期屆滿后自行失效,但不影響農戶按照規定條件和程序重新申請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

  第二十八條 農村住宅結構設計應當符合抗震設防、抗風、結構安全等要求。建設不含地下室的低層農村住宅,可以選用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提供的農村住宅設計通用圖集,也可以使用由建筑、結構專業中級以上職稱的設計人員設計或者審核的圖紙。建設非低層農村住宅的,住宅建設農戶可以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設計施工圖紙,也可選用農村住宅設計通用圖集并由建筑、結構專業技術人員指導。

  鼓勵農村住宅參照綠色建筑標準進行建設,采取優秀傳統建筑工藝,統籌考慮庭院綠化和配建供水、污水處理設施。

  第二十九條 市住房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免費提供適合本地的農村住宅設計通用圖集,并給予技術指導。

  支持具有專業技術技能的志愿者開展技術下鄉服務,鼓勵有關單位和專業技術人員為村民提供住宅設計與現場施工技術服務。

  第三十條 低層農村住宅建設可以委托經過培訓、具備相應技能的鄉村建筑工匠承建;非低層農村住宅建設應當選擇具備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承建。

  農民自建低層住宅是指村莊建設規劃范圍內的農民自建兩層(含兩層)以下住宅。

  市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組織鄉村建筑工匠培訓。

  第三十一條 鎮人民政府指導農戶與工匠簽訂施工合同,明確工程質量安全責任。承建方不得使用不符合工程質量安全要求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應當按圖施工,遵守操作規程,落實施工安全防護措施,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

  鎮人民政府應當對農戶住宅建設的質量和安全進行監督檢查。市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工作指導和日常質量安全巡查。

  第三十二條 農村住宅建設竣工后,住宅建設農戶應當向所在鎮人民政府提出規劃核實申請。鎮人民政府應當在收到核實申請之日起 20 個工作日內完成核實并出具書面結論。核實合格的,出具核實證明。不合格的,應書面通知農戶,提出整改措施要求。

  住宅建設農戶收到核實證明后,應當組織農村建筑工匠或者建筑施工企業對所建的農村住房進行竣工驗收,出具竣工驗收報告書并上報鎮人民政府。委托設計、監理的,設計、監理單位應當參加竣工驗收。鎮人民政府和市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農戶進行竣工驗收并予以指導。

  規劃核實和竣工驗收通過的,鎮人民政府出具《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規劃許可、質量驗收備案)驗收意見表》,報送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單位備案,并告知公安機關編制門牌和房屋地址名稱。

  除農民自建低層住宅以外的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按照《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廣東省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規定執行。

  農村住宅未經驗收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三十三條 農戶新建住宅規劃核實和竣工驗收合格的,可依法向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辦理不動產登記。

  原址重建或改擴建的農村住宅竣工驗收合格的,可依法向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辦理不動產登記,并注銷原房屋的不動產權屬證書。

  多戶聯合建設農村住宅經規劃核實和竣工驗收合格的,聯建農戶可共同向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辦理不動產登記;聯建農戶對農村住宅所有權協議分割的,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根據農村住宅所有權分割協議辦理登記。

  第三十四條 農村住宅竣工驗收后,農戶應當按照農村住宅安全使用要求進行使用和維護維修住宅,出現安全隱患的主動加固整治。

  農村住宅裝修、改造不得破壞建筑主體和承重結構。必要時需要委托專業單位采取加固措施并進行安全鑒定,確保使用安全。

  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村住宅的安全隱患排查,發現安全隱患應及時通知村民委員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小組)及住宅所有權人、使用權人。

  第三十五條 鎮人民政府應當配套完善農村居民點內道路、路燈、通電、供水、污水處理、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通訊、網絡等設施。

第二節 集體建房

  第三十六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農村集體建房的建設主體,負責編制建設方案、落實用地來源、籌措資金、組織建設、分配住宅、收回舊宅基地等工作。

  根據農村集體建房實際需要,由市、鎮人民政府組織統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集中規劃建設。

  第三十七條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可以戶為單位申請參與農村集體建房:

 ?。ㄒ唬魞任慈〉棉r村宅基地的;

 ?。ǘ┡c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協商一致,自愿退出原有農村宅基地的;

 ?。ㄈ┰r村住宅不符合村莊規劃或者因國家、集體建設需要搬遷的,或者因自然災害等原因需要集中安置的;

 ?。ㄋ模┍臼屑吧霞壢嗣裾幎ǖ钠渌樾?。

  第三十八條 集體建房按下列規定辦理:

 ?。ㄒ唬┺r村集體經濟組織編制建房方案,建房方案應包括建設主體、建房選址、用地規模、資金籌措、成本核算、建房規模、住宅分配、建設計劃、設計單位及施工單位招投標等內容。建房規模以實際需求為基準,可根據人口增長趨勢等因素預留一定比例。

 ?。ǘ┙ǚ糠桨笐敼_征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意見,并經成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ㄈ┺r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表決通過的建房方案在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5 個工作日。公示結束后提交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對材料的真實性、是否經過民主表決及公示程序、房屋分配對象是否適格等出具書面意見及建議,上報鎮人民政府。

 ?。ㄋ模╂側嗣裾?5 個工作日內對報送的建房方案是否符合相關規定要求進行審查,提出書面意見后,報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組織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等主管部門進行聯合審查。經審查認為符合相關規定的,市人民政府應當在收到申請后 10 個工作日內出具書面審批意見。如不同意的,須書面說明理由和指導意見。

 ?。ㄎ澹┺r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根據市人民政府審批同意的建房方案,依法辦理《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和《農村宅基地批準書》。涉及占用農用地、未利用地的,應當在辦理鄉村建設規劃許可前依法辦理農用地、未利用地轉用或使用林地審批和林木采伐許可手續。

 ?。┙ㄖこ涕_工前,農村集體建房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市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

  第三十九條 農村集體建房的竣工驗收,按照《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廣東省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規定執行。農村集體建設的住宅經過驗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四十條 農村集體建設的住宅可依法申請辦理不動產登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先行申請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及農村集體建設的住宅所有權首次登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農戶共同申請辦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及農村集體建設的住宅所有權轉移登記。

第五章  農村宅基地和住宅流轉與利用

  第四十一條 農戶依法取得的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農村住宅所有權,可通過轉讓、贈與、互換等方式在同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流轉。轉讓、贈與、互換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農村住宅所有權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ㄒ唬┓鲜?、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村莊規劃;

 ?。ǘ┺r村宅基地使用權和農村住宅所有權權屬清晰無爭議;

 ?。ㄈ┺D讓方、贈與方在轉讓、贈與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農村住宅所有權后,能夠滿足自身居住需求;

 ?。ㄋ模┦茏尫?、受贈方、互換方應當符合農村宅基地申請條件;

 ?。ㄎ澹┓?、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四十二條 轉讓、贈與、互換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農村住宅所有權,雙方當事人應當共同向所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申請審查,由所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將雙方的相關信息在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5 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的,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出具審查同意意見。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審查同意后,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農村住宅所有權轉讓、贈與、互換雙方當事人應簽訂流轉協議,約定各自的權利義務,并可依法辦理不動產轉移登記。

  第四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村宅基地所屬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報經原批準用地的機關批準,可以收回農村宅基地:

 ?。ㄒ唬┺r戶按規劃實施易地建房竣工后,按《農村宅基地使用承諾書》應當退回原農村宅基地而未退回的;

 ?。ǘ﹨⒓愚r村集體建房或者申請分配到足額面積的農民公寓,應當在分配到新房后退回原有農村宅基地而未退回的;

 ?。ㄈ魞瘸蓡T全部死亡,所遺農村住宅無人繼承或者受遺贈的;

 ?。ㄋ模榱斯怖嫘枰褂迷r村宅基地或者原農村住宅所占用的土地,所在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已給予原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人合理的貨幣補償、或已異地安排農村宅基地重建農村住宅、或已提供安置房或已參加農村集體建房安置的;

 ?。ㄎ澹┙浺婪ㄅ鷾嗜〉棉r村宅基地使用權,《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農村宅基地批準書》有效期屆滿仍未開工建設且沒有按規定申請延期的;

 ?。┺r村住宅滅失后,該農村住宅占用的農村宅基地二年以上未重新建設農村住宅的;

 ?。ㄆ撸┓?、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四條 農村宅基地不能單獨繼承,依法繼承農村住宅占用農村宅基地的,可以按照相關規定辦理不動產登記。

  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村村民,通過繼承或者其他合法途徑獲得農村住宅且符合“一戶一宅”原則,因農村集體公益事業建設、村莊規劃調整等原因需拆除,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具備土地資源條件的,可以依申請安排易地重建;不具備條件的,應當予以合理補償。

  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以外的人員通過繼承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農村住宅的,在住宅存續期間可以使用宅基地,并可以按規定辦理不動產登記。住宅滅失后,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收回宅基地。

第六章  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

  第四十五條 市農業農村、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農村農房管控和農村宅基地管理聯席工作會議制度,實行縣級主導、鎮級主責、村級主體的管理體制,建立政府統籌、部門協同、各司其職、信息互通的協同工作機制。

  第四十六條 鎮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活動進行監督檢查,建立健全動態巡查和網格化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鎮村干部年度績效、評先評優與其所負責片區村民用地建房情況相掛鉤的管理制度,落實農村宅基地申請審查到場、批準后丈量批放到場、住宅建成后核查到場要求,及時發現、處置農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建設住宅和未報批擅自施工的行為。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應當引導村民依法實施用地建房活動,及時發現和勸阻違法建設行為,并向鎮人民政府報告。

  市農業農村、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依據法定職責加強指導。

  第四十七條 市農業農村、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等主管部門和民政、水務、電力等行業主管部門以及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本暫行辦法第四條、第五條的職責分工,加強對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監管。

  市農業農村、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民政、水務、電力等行業主管部門履行監管職責不力,造成管轄區范圍內發生嚴重農村宅基地違法用地或住宅建設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行業主管部門及相關人員責任。

  鎮人民政府履行監管職責不力、查處不力,對年度違法用地整治考核時,達到問責標準的,由有權限單位依法問責。

  村民委員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履行監管職責不力,未能依相關規定及時發現、制止、報告農村宅基地違法用地行為,達到問責標準的,由有權限單位依法問責。

  市農業農村、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等主管部門和鎮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管理工作中有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第四十八條  未依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未按照《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規定建設住宅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五條規定,由鎮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依法拆除。農村村民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農村宅基地建住宅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條規定,由鎮人民政府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住宅。

  對依法應當辦理施工許可證的農村住宅工程項目,未依法取得施工許可證或者為規避辦理施工許可證將工程項目分解后擅自施工的,依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四十九條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對責令限期拆除的行政處罰決定,在期限屆滿前,未提起行政復議申請、又不起訴且不自行拆除的,由有關單位依法處理。

  第五十條 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參建各方依法承擔農村住宅建設工程質量安全責任。存在違法行為的,依照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予以處罰。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一條 本暫行辦法由市農業農村、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等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各自職能范圍進行解釋。

  第五十二條 本市街道辦事處管轄范圍內的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管理參照本暫行辦法規定執行。

  第五十三條 本暫行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為3年。


  附件:1.農村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申請表

             2.農村宅基地使用承諾書

             3.農村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審批表

             4.農村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質量驗收備案)驗收意見表

             5.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6.農村宅基地批準書

2022-12-09_124752.jpg2022-12-09_124813.jpg2022-12-09_124834.jpg2022-12-09_124851.jpg2022-12-09_124906.jpg2022-12-09_124922.jpg2022-12-09_12495.jpg2022-12-09_125006.jpg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附件:雷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雷州市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pdf

       文字解讀:《雷州市農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設管理暫行辦法》 政策解讀

  

久久青草伊人精品